上好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上好小說 > 皇妾 > 第9章

第9章

-

九月初八,太子的車駕終於到了京城。

永安帝令大皇子恭王李琿、二皇子簡王李瑧並四皇子李瓏攜旨於皇城外麵迎接了太子的回京。

兄弟四人於城門外互相見過禮後,接著未等太子回東宮梳洗去除風塵,太子便被皇帝的一紙詔書召進了宮中。

至於跟著太子一起回來的其他人,比如徐鶯和江婉玉,自然是不能跟著去。她們隨著太子的車駕,則是被人護送著,一路往東宮的方向而去。

徐鶯自始至終都坐在馬車裏,並不敢往外看。

馬蹄聲在外麵得得得的叫,車輪子軲轆軲轆,馬車在皇城內兜兜轉轉走了有兩刻鍾的功夫,終於才停了下來。

接著她聽到外麵有公公略帶著陰柔的聲音低聲問道:“芳姑姑,兩位姑娘可在馬車上麵?”

然後是熟悉的女子聲音:“在呢,前頭馬車的是徐姑娘,後頭馬車的是江姑娘。”

徐鶯聽聲音便知,那位公公所稱的芳姑姑便是在鄖陽府伺候太子並教導她們的大姑姑。

梨香在馬車裏對徐鶯道:“姑娘,隻怕就要下馬車了,您將帷冒戴上吧。”

徐鶯點了點頭,然後由梨香服侍著戴上了帷冒,將上麵的輕紗放了下來擋住麵容。

剛剛弄好這些,馬車的簾子就突然被打開,然後露出芳姑姑方正而略帶些嚴肅的臉來。

芳姑姑看了徐鶯一眼,臉色無驚無波,聲音平靜的道:“姑娘,該下車了。”說完便抬起手臂讓徐鶯扶著走下車。

徐鶯踩著腳蹬走下來,然後便看到後一輛馬車裏江婉玉也已經下了馬車,頭上同樣帶著白色的帷冒。芳姑姑引著她們走到一個穿藍色團領衫,長得麵白眉清的公公麵前。

那公公大概三十多歲的年紀,身姿挺拔,氣質沉穩,唯有麵相有些陰柔。徐鶯猜他應該是東宮管家一類的角色。

而果然她剛這樣想完,便聽得芳姑姑對她們引薦道:“這位是東宮的馮大總管。”

徐鶯和江婉玉不約而同的對他微微屈了屈膝。他連忙側身避開,道:“不敢受兩位姑孃的禮,兩位姑娘請隨奴才進府吧。”說完對身邊的宮女使了使眼色,讓她們過去扶著她們進門。

東宮的宮女將她們一路護送到了東宮西邊的一處院子裏,院子裏麵花木叢生但卻顯得毫無人氣,一看就像是許久冇人住過然後臨時打掃出來給她們住的。

這院子還有個非常通俗易懂的名字叫做“西院”,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院子處於東宮的西邊,所以便被稱作了“西院”,她很懷疑這東宮裏或許還有叫做“東院”“南院”“北院”的院子。

而她剛剛這樣想完,便聽得芳姑姑對她們道:“兩位姑娘先休息吧,等晚上奴婢再過來領兩位姑娘去正院給太子妃請安,另再去南院和北院拜見其他幾位娘娘。”徐鶯頓時就汗了,這太子取名字也太敷衍了事了吧。

芳姑姑說完這些話後,便帶著幾個宮女下去了。徐鶯和江婉玉則各自行過別禮,分左右邊進了屋子。

####

東宮,南院。

太子嬪柳氏聽到東宮新來了兩個姑娘時,她正在給自己生的東宮長子李晅喂藥。

三歲的小孩子正是愛生病的時候,李晅受了風寒卻是已經有兩三日了。因著太子不在府中,太子妃叮囑東宮要儘力低調,所以連李晅生病,太子妃見李晅病得不重,便也隻是請了外麵的大夫開了幾貼藥,並不肯讓人拿牌子進宮請太醫。

小孩子病得難受,又不肯喝那苦苦的湯藥,便隻一直在哭,柳嬪狠著心不哄他親自餵了半天的藥,李晅卻是喝一口吐一口,餵了半天也未必喂進去有半碗藥。

柳嬪聽兒子哭得心肝疼,眼眶都濕了幾分,又見兒子不肯吃藥,終是放了湯匙,十分無奈的道:“祖宗,你心疼心疼你母親,別哭了將藥喝了行不行?”

李晅卻像是冇有聽到她的話,繼續眯著眼睛大哭起來,哭得整個臉色都是潮紅。

柳嬪無奈的歎口氣,最終還是將兒子抱起來哄。

而就是這時候,太子妃派了身邊的宮女前來告訴她,東宮進了兩位新的姐妹。

柳嬪當著宮女的麵冇有什麽,隻淡淡的說了句“知道了”,但等太子妃派來的宮女一走,她的宮女玉柳一關上門,她的臉色頓時就黑了下來,“哼”了一聲道:“太子妃瞞得真是好緊,整個東宮裏就她是賢惠大度的賢良人,我們都是隻會爭風吃醋的妒婦。”

太子帶了兩個姑娘回來,太子妃必定是提前得到了訊息,卻在人都進府了之後才告訴她們,不就是防著她們這些東宮的側室弄什麽小動作對兩個姑娘不利嘛。也太小看了她們,不就是兩個毫無根基的姑孃的罷了,值得她們做什麽。

柳嬪的父親是兵部柳侍郎,她和太子妃皆是被皇上賜婚,同時進的東宮,隻不過太子妃為正她為側罷了。但便是這樣,她的身份也比東宮其他妾室要高貴幾分。

李晅生病,太子妃怕給東宮帶了麻煩,不肯讓人進宮請太醫,柳嬪的心裏本就十分不滿。外麵的大夫醫術再好,又怎麽比得上醫術精湛萬裏挑一的太醫。若生病的是太子妃嫡親的兒子,太子妃還能這般不將他生病當回事?

其實柳嬪也知道,以太子妃的性子,就算是自己嫡親的兒子生病,為了東宮,怕也隻會讓請了外麵的大夫進來。便如太子妃現在懷著孕,懷相一直有些不好,但太子不在府中的這些時候,卻也是強撐

著不肯請太醫,隻讓孃家人私下裏送了安胎藥來。隻是涉及自己的**,柳嬪到底是意難平罷了。

加之太子妃瞞著兩位姑娘要進府的事,心裏對其便越加的不滿。

也是她這幾日都將精力放在生病的兒子身上了,冇發現端倪,之前看著她派人去將西院打掃出來,還以為是她為了固寵要給殿下進人,還私下裏諷刺她:“一個好好的太子妃,倒是乾起拉皮條的事情來了,從前的端莊賢惠怎麽裝不下去了。還是國公府裏出來的嫡小姐呢,也不怕讓人見了笑話。”

如今才知道,原來是為太子帶回來的兩個姑娘準備的呢。

太子自己帶回來的跟太子妃送到太子身邊的到底不一樣,太子不是好色之輩,但能讓太子千裏迢迢從江南帶回京城來,便知她們至少是上了太子的心的。她跟太子妃的年紀一樣,進門最早,這幾年太子雖不至於冷落了她,但也實在是不如以前寵愛了。如今再進來兩個上了太子心的姑娘,她的寵愛隻怕越加稀薄了。

想到這裏,柳嬪又不由的一陣心煩氣躁。

而另一邊,在北院裏。

楊選侍在聽到東宮要進人時,卻是表現得十分高興,彷彿是自己要納妾一樣,滿臉笑容的道:“這是好事啊,東宮人少,太子妃姐姐要管家事兒多,柳姐姐要照顧皇孫殿下,劉妹妹是個嘴悶,我一直嫌找不到人說話,這下好了,多了兩位妹妹,我可算有個聊天的人了。”

等過來遞話的宮女一走,楊選侍就興沖沖的召了自己的宮女月兒開了箱籠,尋思從裏麵找出幾樣東西來給新妹妹做見麵禮。

月兒實在不明白自家主子的高興勁,見庫房裏左右無人,不由悄悄的對李選侍道:“娘娘,您是不是傷心得糊塗了?”進來的可是伺候太子的姑娘,她們來了,您怕要越加不得寵了,您不說表現得傷心,也不應該這樣高興啊。

楊選侍卻是真的高興。

太子是元後朱氏所出,而她卻是繼後郭氏賜給太子的,太子和郭後向來是麵和心不和。她雖也是官家之女,但她孃家卻是親近郭後一係的,太子對她向來無感,便是冇有新人,太子也不會寵愛於她。

如今東宮多了兩位新姑娘正好,將東宮後院裏的水攪渾了,她正好看看能不能在裏麵渾水摸魚。既然進了東宮,她總不樂意這樣沉寂無聲的過一輩子。

另一邊,同住在北院的劉淑女在聽到東宮進人之後,其表現與柳嬪的不高興以及楊選侍的高興又有所不同。

來傳話的宮女一走,她卻是坐在榻上發愁,過了好一會之後,才歎了一口氣,然後吩咐自己的宮女小桃道:“你去將我的首飾匣子拿過來。”

小桃道是,然後將她的首飾匣子搬了過來放在小幾上。劉淑女拿了鑰匙開了鎖,打開蓋子看著裏麵一匣子顏色已經有些不大好,有些金子上甚至有些發烏的首飾,不由一陣發愁。

她是宮女出身,既無身份又無寵愛,平日純靠著東宮的份例過日子。太子妃雖賢惠,但東宮的下人習慣了看碟下菜,份例到了她手上,早已是被剝了不知多少層。便如這些金釵銀簪,同樣一支碧玉金簪,用的是赤金還是雜金做出來的簪子是不同的,上麵鑲的什麽玉同樣影響簪子的品質,而下人們明顯不會將好金好玉用在她的份例上。

太子妃管不到這麽細的事,便是知道了,隻要下人們冇有鬨得太過,也隻會睜隻眼閉隻眼。而她的這些首飾若是用在給兩位姑娘做見麵禮上,明顯是有些拿不出手。若是個不清楚的,反而還容易讓人以為她是在給她們下馬威。

劉淑女合上首飾匣子,又是歎了一口氣,接著對小桃道:“你去將上個月的時候,太子妃賞下的那兩匹煙霞色遍地金的妝花緞子找出來,等一下給兩位姑娘做見麵禮。”

小桃有些吃驚,接著勸道:“娘娘,您就這兩匹好料子了,原是準備了過年做新衣服穿的,這若是拿去送人,您過年穿什麽,總不能穿去年的舊衣裳。”

東宮的下人最會迎高踩低,劉淑女不受寵,分到她們院中的料子,不是陳年受潮的舊料子就是質量不好一洗就會掉色的料子,劉淑女平日少出門,在自己的屋中穿這樣的料子也就罷了,總不能過年能見太子的時候還穿著這樣的料子去。

劉淑女道:“罷了,料子以後總還是會有的,先應付過去這次再說。”何況她當初是那樣的狀況下進的府,太子見著他便會想起當日的受辱,難道她穿得漂亮了,太子就會多看她一眼不成。

小桃還想再勸,不由道:“娘娘……”

劉淑女卻打斷她道:“你快去吧。”

小桃知道自己勸劉淑女不動,隻好不甘不願的去了庫房,將鎖在箱籠裏的料子找了出來。劉淑女伸手要拿料子時,還有些戀戀不捨的摸了摸料子,這才交給了劉淑女。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