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上好小說 > 皇妾 > 第138章

第138章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到了除夕,平常百姓家要吃團年飯,同時聚在一起守歲。網值得您收藏。。而在皇宮,大年三十的晚上,各宮妃嬪和皇子公主、太妃、太嬪,以及今年在京城過年的孝昌長公主母子女四人一起,吃了一頓皇家家宴,算作是團年飯。往年這個時候,先帝並不和後宮妃嬪一起守歲,但今年換了皇帝,又是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個新年,倒是饒有興致的和後宮眾人聚在了一起,一邊看煙花一邊守歲。

大年三十,皇宮會放煙花,煙花會一直放到子時,也即現代時候的淩晨一點。屆時滿京城的人都能看到從皇宮裏麵放出來的煙花,歡慶這盛大的節日。

皇帝站在保和宮中,抬頭仰望著天上層層疊疊綻放開的煙花。他的左邊站的是皇後,右邊站的是徐鶯,再往後是柳淑妃和趙嫿,再往後是劉嬪、江婉玉、楊婕妤等,再後麵的則是先帝的妃嬪們。

這個時候的女子看身份地位都是看她所依仗的男人,先帝未駕崩時,那些太妃太嬪們自然是女人中身份最尊貴的大臣,而隨著先帝一去,皇帝登基,除了太後或皇帝生母還能享受尊榮以外,其餘太妃太嬪,哪怕是像生育了子嗣的蕭太妃之流,也隻能站在徐鶯等人的後麵。

徐鶯覺得,自己第一次理解了後宮的女人們對後位和皇位的孜孜以求。假如自己不能成為太後,兒子不能成為下一位的皇帝,就算生了兒子又如何,等她們依仗的男人一去,她們照樣是這皇宮裏的浮萍。

徐鶯想到了自己,假如自己會比皇帝長命,或許她以後也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站在一群女人的後頭,仰望著從前或許她根本冇看在眼裏的女人們。人隻要習慣了高位,總是不會再習慣成為下位者的,從前她隻是東宮的侍妾時,她仰著頭看著站在高處的先帝妃嬪,並不覺得有什麽。但如今她成了莊妃,倘若有一天,她要像現在的蕭太妃等人那樣,再高高的去仰望以後皇帝的妃嬪,不說心裏受不受得了,難受卻是一定的。

徐鶯覺得有些悲哀起來,為自己,也為現在站在她後麵的那些太妃太嬪。先帝活著時,她們爭來爭去,先帝死後,其實下場都差不多一樣。

徐鶯歎了一口氣,轉頭去看身旁的皇帝。皇帝並不知道她心中所想,隻是覺察到了她的目光,轉過頭來對她溫柔一笑。

看著皇帝的笑容,徐鶯頓時又覺得自己有些杞人憂天了。皇帝還年輕,離他死還早得很呢,她現在想那麽多做什麽。何況,說不定她就死在了皇帝前頭。不過徐鶯想,或許她死在他前頭反而更好些,不用遭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也不用憂心她現在憂心的。

相通了這些,徐鶯也對著皇帝溫柔的笑了一下。

那笑容映襯在外麵滿天的煙花裏,顯得格外的驚豔。皇帝看得不由心裏軟軟的,便悄悄伸出手來去牽她的手。徐鶯頓時心裏熨燙起來,暖暖的,如同是冬天喝下去的熱茶,從心裏暖到了外麵,然後她的憂慮她的擔心頓時都被丟到了腦後了,整顆心都在感受著她的袖子下麵,皇帝包著她的手心的手。

站在皇帝另一邊的皇後像是冇有發現皇帝的小動作,依舊目不轉睛的望著天上的煙花。而站在徐鶯後麵的趙嫿,則是微微垂下了頭,手緊緊的握成了拳頭。

等到了子時,隨著鼓樓上夜半的鍾聲想起,這一年便過去了,迎接的是新的紀年——泰熙元年。

過了子時,隨著皇帝的離去,保和宮的其他人便也漸漸散了。

從四皇子出生後,皇帝每年大年三十,守完歲之後都是和徐鶯一起的,今年也不例外,過了子時,便牽了徐鶯一起回了玉福宮。

每年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員和外命婦都是要進宮領宴,太子在含章宮中招待群臣和親王郡王,而皇後則在關雎宮中接受貴妃以下內外命婦的朝賀。

以前是徐鶯進宮拜見先帝的後妃,不過就算以前,徐鶯也隻隨著元後孝慈皇後來過一次,那一次還差點被皇後暗害鬨出了事故,又因為她在宮宴中被檢查出有孕,後麵幾天都冇有再進來。而後麵的幾年,皇帝或許是因為那一次她差點被陷害的事心有餘悸,或者也是不想她再去進宮給人磕頭問安受那種委屈,便尋了藉口,冇有再讓她進宮領宴過,所以她對新年宮宴的印象並不深。

直到現在,她成了後宮的半個主子,接受別人的跪拜時,才覺得這宮宴實在是無聊。

底下一群的外命婦,圍著你嘰嘰呱呱的說些話,雖然是奉承人的話,但也未必就是你愛聽的。更別說下麵的人中,有時也會波濤洶湧,明爭暗鬥。

便如此時,本來在皇後身邊逗著趣的平昌公主,看到後到的新昌公主進來時,便突然笑眯眯捂著嘴道:“二姐,我還道你今年不進宮來了呢。聽人說你得了心口痛,如何,身體可好些了?”

這句話聽著像是冇什麽,隻是宮裏的女人說心口痛,大多其實是被氣著了。結合新昌公主是被廢的先帝繼後郭氏的親女,被囚禁皇陵的惠王親妹,這句話就隱隱有在皇後麵前,說新昌公主對新皇不滿的意思了。

平昌公主是王太嬪所出,王太嬪是宮女出身,被先帝看中納入後宮,寵愛了一段時間。後麵生了平昌公主,卻漸漸不得先帝的寵愛了,生女後也隻封了一個婕妤。她如今太嬪的份位,還是皇帝登基後恩封先帝妃嬪給抬上來的。

先前郭氏得勢時,平昌公主一向唯郭氏所出的三位公主馬首是瞻,堪稱她們三人的馬前卒。如今郭氏惠王一係失勢,死的死被圈的被圈,冇想到平昌公主落井下石來也絕不手軟。或者是她以為對新昌公主落井下石,便可討好了皇帝皇後等人?

徐鶯雖然不喜歡新昌公主,但也不喜歡平昌公主這種人。

&nbs

p;不過徐鶯也未曾想到今日新昌公主會進宮。從郭氏死了,惠王被囚禁之後,便傳出新昌公主病了,而這半年多了,新昌公主也的確冇有再在外麵露過麵。如今看著她消瘦蠟黃的臉,可見傳言並非有虛。

而自從新昌公主進來之後,殿中早已安靜了下來。每個人的眼睛都望向她,各種表情都有,但大多數都不顯得友好。

新昌公主彷彿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白眼,十分平靜的看了一眼平昌公主,臉上冇有憤怒冇有怨恨也冇有不甘,平靜得嚇人。她走上來給皇後和徐鶯等人行了禮,新昌公主如今已經是落水之犬,皇後並不欲為難她,叫了起之後,便讓人給她賜了座。

再之後,新昌公主便十分安靜的坐在椅子上,不跟別人交流,甚至不說話。平昌公主若有似無的擠兌了她幾次,新昌公主卻毫無反應,倒是讓平昌公主鬨了個冇趣。

皇後也不喜歡平昌公主這樣迎高踩低的性子,轉頭對另一邊的桓郡王妃道:“聽說你家大媳婦前幾日終於生了兒子?”

桓郡王世子夫人前頭連生兩個女兒,一直令桓郡王妃十分不喜,懷第三胎的時候,桓郡王妃已經明確提出了,若是再生女兒,就要給世子娶二房了。這所謂的二房可不是普通的妾室,而是正經的貴妾,生了兒子是能繼承爵位的。

聽到皇後的問話,桓郡王妃笑起來,道:“回娘孃的話,臘月二十八那日出生的,是個兒子。”

換郡王妃連生兩個女兒的遭遇,讓皇後想到了自己來。而桓郡王妃比她的運氣還好些,第三胎終於生了個兒子。而她卻因為生六公主傷了身子,以後會受孕困難。六公主出生後,皇帝已經再冇有在她宮裏留過宿了,昨晚她放□段,話裏隱隱請求皇帝留宿關雎宮,但最終皇帝還是和莊妃一起去了玉福宮。她這輩子,還不知道有冇有福氣能有一個親生的兒子。

想到這裏,皇後對桓郡王妃道:“等孩子大些,讓你媳婦抱了孩子進來給本宮看看。”

得了皇後的青眼,無論是這個孩子還是桓郡王妃都要令人高看一眼。殿裏頓時又熱鬨起來,對著桓郡王妃說些恭喜的話,在明喻暗喻的說皇後宅心仁厚,賢惠端方之類的奉承一番。

徐鶯坐在皇後的旁邊,雖然半天下來很少說話,但她受寵,也不缺少奉承的人。但這些奉承的話,聽一句覺得歡喜,聽第二句的時候就覺得平淡了,若是有人想蚊子一樣聒噪的在你跟前說,那就顯得讓人有些煩了。

徐鶯坐了半天,實在覺得無聊,乾脆找了個藉口,從關雎宮中出來了。

外麵冰天雪地,一片銀裝素素。風吹過來,刺骨的寒冷。哪怕徐鶯穿得厚,又手裏拿著手爐,仍是覺得冷得很。

但徐鶯喜愛冬天的白茫茫的冬景,和樹枝上掛著的冰花,便不由在關雎宮附近的地方走了走。

關雎宮不遠處的小花園裏種了梅花,冬天正是梅花開放的時候,粉紅色的花朵一簇一簇的掛在枝頭上,冷風吹過,梅花的花瓣簌簌而落。徐鶯便不由站在梅花林裏賞了賞景。

梨香站在徐鶯的身後,一邊搓著手一邊道:“娘娘,我們差不多就回去了吧,免得在外麵凍壞了,而且等一下宮宴也要開始了。”

徐鶯看了看天,算了算時間,正準備往回走,卻忽然看到梅花園中的不遠處,有一男一女兩個身影。兩個人隔了兩三步的距離,麵對著麵不知道在說些什麽。

女的背對著她,又帶著風帽,看不清麵容,隻覺得身影十分熟悉。而女子對麵的男子,徐鶯看了一會,卻是認出來了,竟然是新昌公主的駙馬梅殷。

徐鶯有些好奇,正想著那女子會是誰,旁邊的梨香突然道:“咦,那不是孝昌長公主和汝南侯世子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徐鶯這纔想起,那個女子的身形的確像孝昌長公主,而徐鶯記得,孝昌長公主今日也的確是穿著這件大麾出的門。

徐鶯甚至還想起來,孝昌長公主跟梅殷彷彿還有青梅竹馬的情誼,而梅殷對孝昌長公主的感情不一般。徐鶯至今還記得,當年同樣是在禦花園裏,梅殷對著她的背影深情款款的一聲:“阿瑥。”

皇家的長公主跟另一位長公主出現在後宮的禦花園裏,實在惹人懷疑。梨香望瞭望徐鶯,開口道:“娘娘,我們還是快回去吧。”

這種時候出現在孝昌長公主的麵前,實在是不明智的行為。孝昌長公主跟汝南侯世子冇有什麽還好說,若萬一有什麽,若是讓孝昌長公主知道她撞破了他們,隻怕孝昌長公主要惱了她們娘娘。

孝昌長公主是皇上的親姐姐,又跟皇上的感情好,萬一在皇上麵前說了娘娘什麽,說不定會影響了皇上對她們娘孃的感情。

徐鶯還是相信孝昌長公主的,隻是此時也實在不好出去,更不好站在這裏偷窺,便點了點頭,帶著理想回了關雎宮中。

而她冇發現的是,在另一個方向,有另外一個女子,也在悄悄的站在那裏,看著梅花林中的孝昌長公主和梅殷。

她看著他們,平靜無波的目光裏漸漸變成一種刺痛,手緊緊的握成拳頭。

而另一邊,孝昌長公主和梅殷對視了好一會,孝昌長公主終於歎了一口氣,然後道:“如果你冇有什麽話要說的,那我便先走了。如今我們,實在不適宜再單獨見麵,你以後也別再找我出來了。”

說完轉身便要離開。

梅殷跟著動了動步子,喊住她道:“阿瑥。”

孝昌長公主停下腳步,但卻並冇有回頭。

梅殷開口道:“我尋你出來,其實也不知道要跟你說

什麽,我隻是想要看看你。這些年,我一直十分……”他說到這裏,大約是知道接下來的話並不十分適合說出口,便冇有再說下去,隻是又繼續重複著前麵的那句話:“我隻是想看看你,想看看你過得好不好。”

孝昌長公主再次歎了口氣,道:“你又何必呢。”

這個男子溫潤如玉,暖人心絃,曾是她年少時孤苦的生活中唯一的溫暖,是她少女時期的一個夢。哪怕堅強如她,曾經也夢想過嫁一個心儀的男子,生幾個聰明的孩子。

隻是說到底是他們有緣無分,如今卿有夫君有妻,何況她對他的少女心思早已成了過去式。曾經她將自己的婚姻,當成了給自己弟弟增添的一個籌碼,可是十五年過去了。十五年的相濡以沫,十五年的真心相待,她如今是心甘情願,隻為了自己而做穆英的妻子。

他們是在最不對的時間遇上的不對的人,所以最終是要錯過。

梅殷卻有些固執的問道:“他對你好嗎?”

孝昌長公主道:“很好,你知道當年是他求娶的我,當年他求娶時,我明確跟他說,我嫁他隻是想要他站在我弟弟一邊。他不曾責怪,十幾年一心一意對我,癡心相對,亦是一直堅守承諾,輔佐阿珣。他是個很好的丈夫,反倒是我,這十幾年來卻有些冇儘到妻子的責任。”

她說著轉過頭來,望著梅殷道:“阿殷,過去的事情不要再去記得了,好好珍惜當下。我早已不是過去的那個阿瑥,而你記憶裏停留的卻仍是過去的那個我。”

她說完,不再做停留,轉身毫不猶豫的離開。一直走了十幾步遠,才發現一直站在雪地上的新昌長公主。

新昌長公主看著她,眼裏帶著厭惡,憤怒,不甘,但更多的是痛苦。孝昌長公主冇有說話,如今的新昌早已經不值得她去計較什麽了。她擦身從她身側走了過去,腳步不緩不慢的離去,一轉眼,便連身影都消失在梅花林中了。

梅殷仍在那裏站了好一會,許久許久之後,他才歎了一口氣,轉身循著孝昌踩過的腳步,一步一步的走著,直到看到新昌。

梅殷看著他,冇有說話,臉上亦是冇有什麽表情。新昌公主的眼淚瞬間就流了下來,她望著他,然後緩緩的道:“我以前一直以為,隻要我愛你,隻要我對你好,總有一天你會被我感動的。一年不行,那就三年,三年不行那就十年,十年不行那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那就一輩子,我總能等到住進你心裏的那一天。我將我自己都感動了,冇想到最終卻冇能感動你。”她洗了一下鼻子,任由眼淚流進嘴巴裏,繼續道:“你的心真是石頭做的,又冷又硬。不,你隻是對著我冷,對著我硬而已。”

她說完,也不再說什麽,轉身便腳步有些踉蹌的離開。

新昌長公主卻冇有再回關雎宮去,隻令身邊的麽麽去跟皇後說了一聲,然後便出了宮。

反正她已經這樣了,得不得罪皇後和皇帝都冇什麽兩樣。她也不必再留在宮裏看別人臉色。

新昌長公主可以任性,可以破罐子破摔,但梅殷卻不行。

皇帝登基後,看在小時候的情誼上,雖然冇有對汝南侯府如何,但因為他娶了新昌公主,皇帝卻也不用汝南侯府。他不能作出不敬的事,讓皇帝對汝南侯府產生誤會。

等參加完宮宴之後,梅殷回了汝南侯府,給父母問過安之後,轉身便去了新昌的院子。

郭氏落敗後,新昌在侯府的地位大不如前,汝南侯夫婦對新昌早有不滿,如今她冇了依仗,更是任她自生自滅。母兄失勢,哪怕身為公主,日子也不好過。所以如今新昌公主所居的院子,便顯得有些蕭條。

如今新昌已經不信任侯府的人,現在伺候她的都是她出閣時,皇後親自替她挑選對她忠心耿耿的人,所以這些人伺候她倒是不會不儘心。

梅殷進來時,新昌正靠坐在**,旁邊她的丫鬟正端著藥勸她喝,但她卻隻是揮開手,道:“我不喝,拿走。”

自從皇後死,惠王被囚禁後,新昌便一直在生病,尋了太醫來看,也找不到什麽病由,便隻說是心情鬱結,傷心過甚所致。

見到他進來,端藥的丫鬟對他屈了屈膝,喚了一聲:“世子。”

梅殷對她點了點頭,接了她手中的藥,然後坐到床邊的椅子上,對她道:“你要喝藥,病纔會好。”

新昌卻對她諷刺的笑了一下,然後撇過頭去。

梅殷親自用勺子舀了遞到她的嘴邊,新新昌卻一把揮開,看著她道:“這麽急著要我喝,裏麵該不會放了什麽穿腸毒藥吧。毒死了我,纔好去討好你們的新皇帝。”

梅殷冇說什麽,自己先喝了一口,再用勺子裝了遞到她的嘴邊。新昌卻仍是撇過臉,道:“不喝,反正我已經這樣了,死了不是正合你們意麽。”

作者有話要說:等一下再補一點尾巴。

祝大家元旦快樂啊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