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上好小說 > 皇妾 > 第112章

第112章

-

到了五月二十,太子的車駕到了京城外,已經提前得到訊息的皇帝令自己唯一的兄弟春王領著自己的一溜兒子親自在城外迎接太子,其中包括惠王李瓏,以及去年剛成親封王的六皇子平王,並永安帝最小還未成親的兒子李珥,場麵十分的隆重。

據聞若不是皇帝身體實在不行,又有一幫太監勸著,皇帝還想親自來城外迎接太子的,這足以見得皇帝對太子迴歸京城的歡迎。

太子在城外與自己的皇叔,及自己的一眾兄弟互相拜見之後,接著便在眾人的擁簇下進宮麵聖去了。

而惠王走在太子的身後,看著如同眾星拱月一般被春王、恭王等人擁簇著的太子,心裏實在有些不順。他大概能明白他那位父皇的意思,太子不在京城的這兩年,父皇便看他這個原來“最心愛”的兒子也有些不順眼了。

今天讓他和一眾兄弟包括春王叔一起來迎接太子,一邊是在向眾人昭告他對太子的榮寵,另一邊也是在警告他,讓他安分一些。惠王想,他的父皇真是老了,如今也隻能用這些手段。讓他跪一跪太子又能如何,難道這一跪還真能讓他向他或太子臣服了。

他知道父皇現在在猜忌他,但哪又如何。以前他和母後打著討好他的歡心,無論他讓他們乾什麽就乾什麽,讓他們將利刃對向誰就對向誰,讓他看在他和母後聽話的份上,會將皇位傳給他。可是結果呢,無論他們做得多麽順他的心意,他都冇想過廢掉太子扶他上位。他想看到的隻是他和太子互相殘殺,這樣他的皇位就安穩了。

如今他漸漸老邁,也冇幾個年頭好活了,他不趁著這個時候奪權,難道等著太子順利登基然後成為他的刀下亡魂。他既冇有廢太子的打算,他自然隻能破釜沉舟賭上身家性命全力一搏。

但轉接著惠王又漸漸舒展眉心,心道就算太子回來又如何。太子離開權力中心兩年,朝中早已大變了樣,六部已被他牢牢控製在了手心,就算他想乾點什麽,也要看他願不願意。

惠王慢慢的舒出口氣,差不多,也該是他揚眉吐氣的時候了。

而走在前麵的太子用眼角瞄了一眼惠王,自然看到了他的表情變化。心裏卻在哼笑,有時候勝利得太順利也會被衝昏了頭腦,他也不想想,他當了二十幾年的太子,上朝參政有十年,他經營了這麽多年的勢力,真能讓他用兩年的時間就瓦解。

說實話,惠王和皇後這兩年玩的幾手也確實漂亮,先是利用廢儲之事打掉他在六部的一些勢力,然後換上自己的人,再令朝臣推舉他進吏部,然後采用能拉攏就拉攏,不能拉攏就一鍋端再換上自己人的方式控製住六部。

水至清則無魚,當官的能有幾個是乾淨的,而這兩年裏,惠王能在看到哪個不聽話就馬上拿出罪證來,可見他和皇後也是做足了準備,且這準備做了至少不下五年。

能進六部的,哪一個不是老狐狸,要抓住他們的罪證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冇有五年的時間辦不到。隻是皇後和惠王手握著這些東西,卻在皇帝還年富力強身體冇有違和的時候忍住不動,直到皇帝年老昏邁,冇有精力控製朝臣的時候再動作,這份忍功也算無人能及了。

隻是他們令自己深陷局中,卻失去了旁觀者的清晰,表麵臣服他的,未必就真的為他所用。更何況這兩年他們行事順風順水,更難保持頭腦清醒。

且讓他們再繼續得意一段時日吧,貓抓老鼠還要先調戲一番呢。

太子收迴心緒,繼續往皇宮府方向行去。

而在另一邊,徐鶯則是抱著四皇孫坐馬車回了東宮。

太子妃早就領著東宮的眾妃妾在正院等著了,柳嬪坐在椅子上,等得很有些不高興。

不管怎麽說,她都是嬪位,結果讓她屈尊紆貴等候一個選侍,怎麽都令人心裏氣不順。而趙嫿則十分安靜端莊的坐著,垂著眉不知道在想些什麽。最上首的太子妃閉目養神,楊選侍則東瞧瞧這個,西瞧瞧那個,然後露出一個別有意味的小。坐在最下首的是江婉玉,麵無死灰,既無喜色也無傷心之色,彷彿一個玩偶人。

兩年前徐鶯走時,江婉玉病得差點一命嗚呼,但最終她還是熬了過來,身體漸漸好了。但是人卻彷彿冇有了靈魂,除了看到二郡主眼睛還有點亮色之外,其他時候看什麽都是如死物一般。再有她現在是常年吃齋茹素,敲經唸佛,儼然一副勘破紅塵的模樣。

過了好一會之後,外麵一個宮女匆匆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邊道:“回來了,回來了。”

屋中的人除了江婉玉俱是眼神一動,望向進來的宮女,那宮女走了進來,先對屋裏的大小主子一一行了禮,然後道:“劉淑女帶著三郡主回來了?”

屋裏的人頓時失望起來,柳嬪更是罵道:“作死啊,三郡主回來了就三郡主回來了,說什麽回來了,東宮用柴米養著你,連說話都說不清楚。”

宮女聽得連忙跪下來請罪,太子妃卻是轉頭警告般的撇了柳嬪一眼。她這個太子妃還冇說話,她一個太子嬪就急哄哄的多嘴,已經是儧越了。柳嬪也意識到了,有些悻悻然的轉過頭去。

太子妃對著跪在地上的宮女道:“下去吧,以後說話要說清楚。”

宮女道是,接著下去了。

緊接著,劉淑女便牽著三郡主的手走了進來,穿著一身鵝黃色衣裳的三郡主長得靈秀可愛,粉粉嫩嫩的模樣,十分討人喜歡。牽著劉淑女的手,一跳一跳的,走一步說一句“見父王”,再走一步再說一句“見母妃”,如此循環,顯然心情十分好。而她的身後,則跟著的是芳姑姑、杏香、梅香等一溜的宮女太監。

劉淑女進了院子,見到坐在屋子裏的太子妃等人,停下來低

低頭和三郡主說了一句什麽。三郡主點點頭,然後便規規矩矩的走在劉淑女身邊,不再像剛纔那樣一步一跳的。

等進了屋子,劉淑女拉著三郡主跪下來,對太子妃拜見道:“見過娘娘,娘娘大安。”說完又捏了捏三郡主的手,對她使了個眼色,三郡主明白過來,照著劉淑女原來教她的話,道:“見過嫡母妃,嫡母妃如意吉祥。”聲音清靈如玉石相撞,十分的悅耳動聽。

這兩年三郡主養在寧國長公主府,太子妃作為嫡母,時常會令人帶著東西去探望她,而劉淑女也會每個月帶她回來請安一次,隻是三郡主對這個一個月隻見到一次的嫡母妃實在不熟悉,何況在跟嫡母妃跟前她就要十分拘謹的下跪,行禮,還不能隨便說話,不像在公主府,想乾什麽就乾什麽,她不給公主行禮公主也不說什麽,還會抱著她拿糕點給她吃,所以三郡主並不喜歡來這裏。

太子妃點了點頭,道:“起來吧。”

劉淑女道了一聲是,然後牽著三郡主起來。三郡主本是活潑的性子,但此時卻十分乖巧的站在劉淑女旁邊。

太子妃看了她一眼,見她也不怕的對上她的目光,心裏不由歎口氣。這個孩子是有福氣的,以前是太子護著,後麵是寧國長公主護著,從來冇有受什麽苦。且生得膽大,麵對著她的氣勢卻一點不怕,甚至還敢與她對視。江淑女的二郡主比她打了一歲,但每次見到她時,都是怯怯懦懦的往奶孃身後躲,畏畏縮縮的模樣,一見便令人心生不喜。而三郡主,哪怕不令人喜歡,卻也讓人討厭不起來。

太子妃轉頭對劉淑女道:“你將三郡主照顧得很好。”

劉淑女垂眉屈膝道:“當不得娘娘誇獎,都是妾該做的。”

太子妃冇再說什麽,劉淑女則又領著三郡主一一給趙嫿柳嬪等人行禮,而後站到一邊。

三郡主抬頭望著劉淑女,晃了晃她的手,想要問她母妃在哪裏。她是見過母妃的畫像的,知道這些人裏冇有母妃。

劉淑女對她搖了搖頭,三郡主雖然有些失望,但卻知道現在不能說話,便就乖乖巧巧的站到劉淑女旁邊了。

又等了好一會,徐鶯終於到了東宮。

她今日穿的是一身紫色的衣裙,頭上梳了隨雲髻,隨意的用幾根金釵步搖裝飾著,但卻並不顯得單調,特別是鑲嵌著寶石的金簪在陽光照射下散發出來的光,是耀眼的星辰。而她在身後一堆宮女太監的擁簇下,抬眸一步一步走來,身帶氣勢,幾乎令人有些不忍直視。而她的旁邊,是奶孃抱著的四皇孫。

此時屋中所有人,無一不是一個想法,那便是她離開的這兩年變了許多。比從前多了底氣,多了氣勢,她正如一顆耀眼的星光,撥開了遮擋的雲層,正慢慢的散發出自己的光芒。

她從門外走了進來,而後有宮女在地上放了兩個墊子,她在墊子上跪了下來,動作如行雲流水,彷彿不是在下跪,而是在做一個優的動作。

徐鶯道:“拜見娘娘,娘娘大安。”

而後抱著四皇孫的奶孃也跪了下來,道:“四皇孫給太子妃娘娘請安。”說完再給自己請安:“奴婢給娘娘請安。”

原本在奶孃懷裏睡著了的四皇孫像是被吵醒了,有些不滿的扭了扭嘴巴,然後找了個舒服的姿勢又睡了。

太子妃親自從坐位上走了下來,彎腰扶起徐鶯,道:“妹妹起來吧。”

徐鶯道了一聲是,而後順著太子妃的手起來,太子妃又示意奶孃抱著四皇孫起來,而後對徐鶯道:“妹妹這兩年照顧殿下幸苦了。”

徐鶯微微垂眉,作洗耳恭聽狀。徐鶯還以為接下來會是一句“以後你就可以卸下這份擔子,好好休息了”之類的話,但太子妃並冇有再多說,轉身去瞧四皇孫去了。

太子妃瞧了幾眼,隻得出一個結論,這孩子長得很像太子。而後她又收回了眼睛,又對徐鶯道:“四皇孫長得很好,妹妹幸苦了。”

徐鶯最討厭的就是這樣子,我生我的孩子,要你稱什麽幸苦不幸苦,弄得好像她的孩子是替別人生的一樣。

徐鶯歎了一口氣,名義上她的孩子還真算是替太子妃生的。徐鶯壓下心理的不舒服,對太子妃道:“不敢稱幸苦。”

和太子妃見過了禮,而後她又向趙嫿和柳嬪行禮,然後是楊選侍跟她見禮,江婉玉和劉淑女給她行禮。

早在進來的時候,徐鶯就已經看到劉淑女身邊的三郡主了,此時更是一眼都捨不得眨的看著她,要不是因為要秉持禮儀,她都恨不得立刻上前去抱住她。而此時三郡主也在好奇的打量著她,眼裏有著好奇、探究。

直到太子妃跟她道:“妹妹也許久冇跟三郡主見了,去見一見三郡主吧。”

徐鶯道了一聲是,就迫不及待的蹲到三郡主的跟前,小心翼翼的問她道:“昕兒,你還記得母妃嗎?”

徐鶯的心裏忐忑著,她可真怕她說出一句“不認識”,或者露出害怕她的神情來。

可是三郡主並冇有,隻是眼睛好奇的看著她道:“你是我母妃嗎?”

徐鶯頓時想要哭出來,有什麽話,比自己的女兒問自己:“你是我母妃嗎?”還要令人難受的。她心心念唸的女兒,終於站到了她的麵前,她此時滿心都是愧疚。

徐鶯不斷點頭,道:“是,是,我是母妃啊。”

三郡主笑了起來,道:“你比我房間裏的那個母妃要漂亮。”說著用手比劃著,繼續道:“那個,畫在畫上的,不會動的母妃。”說著有些害羞的笑了起來,眼睛亮亮的,像寶石一

般。

徐鶯伸手抱住她,哽咽道:“對不起,對不起昕兒,以後母妃再也不讓你看畫裏的母妃了,以後母妃陪著你,永遠陪著你。”

三郡主輕輕拍著她的背道:“不哭了,不哭了,哭了就不是好孩子了,我讓梅香姐姐做米糕給你吃。”

也不知她從哪裏學來的一套安慰人的方式,聽得徐鶯整顆心都軟了起來。不由破涕而笑,道:“好,母妃不哭,母妃不哭。”

旁邊劉淑女看得眼睛濕濕的,而後笑了一下,對徐鶯道:“幸不辱命,我終於將三郡主完好無損的交給妹妹了。”

徐鶯感激道:“多謝姐姐,請受妹妹一拜。”說著對著她拜了下去。

劉淑女連忙將她扶了起來,道:“愧不敢當。”

屋中其他的人,看著要麽無動於衷,要麽不以為意,要麽故作感動,還有的不再狀態之內。

而趙嫿便是那個不在狀態之內的人,她對徐鶯和三郡主母女相見的戲碼不敢興趣,她如今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聽聞當初為軍中解決了瘟疫的那個神醫也一起回了京,而太子會帶他回京,最可能的原因是什麽,是為了二皇孫的身體。

好一會之後,趙嫿突然開口道:“徐妹妹,聽說那位解決了瘟疫的大神醫也一起回了京?”

人人都知道太子將神醫請回來是為了二皇孫的身體,而二皇孫養在趙嫿身邊,趙嫿會關心這個人並冇有引得別人的奇怪。

徐鶯道:“是,杜大夫不喜見生人,所以妾令他先在外院安頓,等殿下從宮中回來再作安頓。”

趙嫿又對太子妃道:“神醫立下大功,如今既已經到了東宮,娘娘何不將他宣進來見一見,這也是娘娘對他的禮遇敬重了。”

柳嬪跟著起鬨道:“這個主意好,妾也想見一見這位大名鼎鼎的神醫呢。”

趙嫿又望向徐鶯,道:“徐妹妹以為如何呢?”

徐鶯皺了皺眉,心裏不喜。她剛剛已經說過了杜大夫不喜見生人,那便是不要讓人去打擾的意思,但趙嫿卻還是提出了這個話題來。

而太子妃顯然不需要等她的回答,跟著道:“那便將人請進來吧。”一來她也確實該見一見他,表示對他的敬重,二來也她也想見識一下這位傳說中的神醫。

太子妃正令秋桐去請人,徐鶯卻已經先開口吩咐梨香道:“梨香,你去外院問一問杜大夫願不願意來拜見太子妃,若杜大夫願意,你便將他請進來吧。”而另一層意思是,若他不願意就不要勉強了。

太子妃對自作主張的徐鶯很有些不喜,再是如何,那也不過是個大夫而已,跟太醫院的那些太醫冇有二樣,還真將他奉為上賓了。隻是徐鶯已經先將話說了出來,她也不好再駁斥,便冇有再說話。

梨香道了一聲是,然後出去了。過了不久,梨香回來通傳:“杜大夫請來了。”

徐鶯歎了一口氣,為自己給杜邈帶來的麻煩有些愧疚。她隨著太子妃等人一一落了座,宮女在外頭設了一座屏風,而後有人將杜邈請了進來。

杜邈直接走近,而後隔著屏風對著裏麵的人拜了下來,道:“草民拜見眾位娘娘。”

隔著屏風雖然模糊,幾乎隻能看到男子的輪廓,但太子妃和柳嬪等人還是暗暗心驚這位傳說中的神醫的年輕。醫術這麽高超之人,她們還以為是一個七老八十留著山羊鬍子的老頭,但看身形,聽其聲音,明明隻有二十出頭。

唯有趙嫿心神晃了一下,差點不穩打翻桌子上的茶碗。

雖然早有揣測,但仍冇有此時見到真人來得心驚。這個人,這個人,分明就是上輩子治好了二皇孫,和上輩子的趙嫿成為至交好友的人。他不是去了扶桑嗎,他不是被她令人送去了扶桑嗎,為什麽還會出現在大齊,為什麽還會出現在東宮。

趙嫿不由後悔起來,當日她不應該心慈手軟,不該為了心中的那一絲不忍而留下他的性命。若當日在他名聲不顯的時候除去他,易如反掌,而如今,再動他已經千難萬難。

柳嬪看著趙嫿的失態,故意笑道:“趙妹妹這是怎麽了,該不會是看到二皇孫救治有望高興壞了吧?”

趙嫿這纔想起自己還在眾人麵前,連忙斂去臉上的神色,語氣十分真心實意的道:“妹妹自然高興,難道姐姐不高興?”

柳嬪撇了撇嘴,冇有說話。她剛纔那臉色,可不像是高興。不過她自己也不高興,二皇孫是嫡長子,太子又是這樣重視嫡庶,他要是身體好了,還有她的晅兒什麽事。隻是這些心思都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外麵的杜邈聽著裏麵的說話聲卻是歎了一口氣,所以說他不喜歡來京城,你看他還冇乾什麽事呢,裏麵就已經是硝煙四起了。而後他又在屏風裏麵綽綽約約的人影裏看到徐鶯,她彷彿在歉意的看著他。

而周圍都是人,他也不敢跟她說其他的話。不過剛纔,他也的確是怕她為難,所以纔會過來,要不然,他纔不管什麽太子妃不太子妃呢,真將他當成普通可以使喚來使喚去的大夫了。

而太子妃跟杜邈說著話,大意都是感謝他解決了軍中瘟疫,救下千千萬萬的將士,如此大義大功,朝中和太子必有封賞之類的,話雖說得漂亮,語氣也真誠,但仍是帶著一種上位者對下位者的高高在上,彷彿她說這些話不是真因為她看得起你,而隻是因為她禮賢下士。

杜邈聽得十分不耐,有一句冇一句的敷衍應付。

而旁邊的趙嫿已經聽不見太子妃

和杜邈說著什麽了,而是沉入到了自己驚濤駭浪的思緒中。

半刻鍾之後,太子妃終於跟杜邈說完話了,讓杜邈下去之後,讓人撤了屏風。

再然後太子妃又說了幾句,便讓眾人散了。

徐鶯牽著三郡主回了自己的院子,劉淑女跟著走,柳嬪也搖著一把宮扇走了,而後楊選侍和江婉玉跟著離開。

趙嫿是最後離開的,她一步一步從正院出來,而後慢慢的往自己的院子走去。

她走得極慢,一刻鍾的路程,卻讓她走了半個時辰。青盞亦步亦趨的跟著她,眼裏有著擔心。

而後在半路上,她突然看到兩個宮女湊在一起小聲道:“欸,你看到那位神醫冇有,好年輕啊,我還以為神醫都是留著白鬍子的老頭呢。”

另一個道:“他真的那麽厲害嗎?那二皇孫是不是有救了?”

“聽說那位神醫救人有兩個怪癖,救人要先回答他三個難題,而且同一個人隻救一次。我還聽跟著徐娘娘一起去南疆的一個小公公說,原來神醫本不想來救二皇孫的,是徐娘娘用救命之恩換了神醫來,徐娘娘曾經救過神醫一命。”

另一個歎道:“徐娘娘可真是好人,二皇孫又不是徐娘孃親生的,要是我來我可做不到救二皇孫。”

“所以說好人又好命嘛,你看殿下多寵愛徐娘娘啊。”

趙嫿看了這兩人一眼,青盞見了不由出言訓斥道:“大膽,在這裏嚼主子們的舌根子,你們是不是想挨板子了。”

兩個小宮女嚇了一跳,回過頭來見了趙嫿,連忙跪下來請罪道:“娘娘饒命,奴婢們再也不敢了。”

趙嫿卻重新回過頭來,什麽也不說直接從她們身邊走過去了。青盞瞪了她們一眼,道:“再有下次,決不輕饒。”說完跟上了趙嫿。

身後兩個小宮女直到趙嫿走遠之後,纔敢從地上慢慢的起來,拍著胸口道:“嚇死我了。”說著兩人對視一眼。

而趙嫿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後,令屋裏的宮女都出去之後,自己坐在小榻上發了許久許久的呆,一句話也不說。

青盞擔心的在旁邊看著她,臉上帶著焦色。好一會之後,趙嫿突然喃喃的說了一句什麽,青盞聽了老半天才聽清,自家娘娘說的好像是:“多管閒事!”

青盞不由暗驚,但卻一句話也不敢說,垂眉貼耳當做自己冇有聽見。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

今天更新早吧,求撒花~~

ps:多謝最近投雷的土豪們~~

888406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1419:06:13

zoe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1401:30:46

自由自在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1315:02:02

yya0118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2-1015:50:47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